翌日,吕布随周异等早早辞了驿站,朝汝南郡行去。
吕布跨骏马、提铁戟、背强弓,行与众人之前,颇有大将风范。众人于安风津渡淮水,经颍上、汝阴等一路朝汝南行去。
这日,途径一山,众人于山道间穿行,突闻前方有猛兽呼啸,间杂打斗之声,疑为有人与大虫厮斗。吕布忙叫众人暂且休息,吩咐众家丁小心戒备,赶向前去一探究竟。
这一看不打紧,原来一雄壮少年,正于那大虫厮缠打斗,战作一团,你来我往好打得不激烈。
吕布回想起寿春城外,自己与猛虎厮杀之事,对这打虎少年甚为赞许。
吕布观此少年其打扮,似比自己还要小数岁,竟有如此这般打虎这等本事,当真不俗不俗。
此时,只见那少年,趁猛虎扑来之际,双手扯住大虫双爪,奋力撕扯,似要将其生生撕裂一般,但却显得力有未逮。吕布细细观瞧,原来此少年一肩颇为狼藉,有鲜血遍染,想是已然受伤,不知是为大虫还是为他人所伤。
一人一虎双方正较力间,吕布瞧得仔细,见那大虫忽欲趁那少年专注较力疏忽之际,以虎尾扫之以为暗算。吕布之虎尾扫击之力,恐少年吃亏,迅疾以弓箭射之,正中扫起之虎尾。那大虫吃痛,嗷呜做声,虎尾已无力再做偷袭,那少年趁机,双手奋力一撕,竟将那大虫生生撕做了两瓣,当真神力!
吕布心下,亦惊叹之,叫了声好。心想,这少年之神力虽稍逊于自己,恐与自己亦相差不远。况少年年少,又有伤在身,假以时日,恐其于蛮力一道,必将于自己之上。想到此处,便要向前结交一番,结个善缘。
吕布正欲上前,却见那少年,迅疾跳于虎前,做防备状,以铜铃般的大眼,恶狠狠的瞪向吕布。
刚才那少年与大虫厮杀,电光火石、争斗激烈,吕布不及细看那少年模样。此时这少年如此作状,又怒视吕布,吕布不禁乐乐。只见眼前这少年,生得身长八尺,形貌魁梧,面露峥嵘,胸宽体阔,望似凶兽般凶猛,浑身散发戾气,如欲噬人般嘟嘟逼人。
只听那少年口吐凶言,道:“兀那白面少年,莫不是受命官家,来取吾头以请赏乎?”
吕布心下奇怪,恐少年误会,忙答道:“否也。”
听闻吕布之言,这少年面容稍霁,又似乎想起什么,忽又厉声喝道:“莫非那狗官请汝来此,寻吾报仇乎?”
吕布更加奇怪,又摇头答否。
那少年急了,“既不是前来杀吾请赏,又非替人报仇,刚才吾见你箭射此虎,莫非汝来与吾争猎此虎耶?若如此,先胜过吾之双拳再说!”少年说罢,也不待吕布搭话,便迅疾蹿向近前,意欲将吕布掀于马下,再做计较。
吕布忙收弓,以戟挑之,将扑来之少年挡开,并不想伤这年,以戟挑之只令其稍退,以便搭话。
不料想,这少年望似笨重,却也灵活,趁吕布及挑之际,一闪身,蹿与吕布身后,跳起施展一拳,袭向吕布后身,意欲先伤吕布。
只见吕布回戟,作防御之式,以戟身当之。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当”的一声,一股大力传来,震的吕布持戟之手微微发麻,在这一回合相交中,已吃了少许暗亏,盖因吕布不欲伤人,又对少年稍有轻敌之故。
吕布觉那少年身手敏捷、力气过人,拳招有势,想也不凡,便起了切磋之心,也不再做赘言,用一戟力将那少年逼退,从马上跳将下来,将戟杵于地上,摆开架势,以通背拳起手之式迎之。
这少年见状,心生好感,误会全消,已知吕布非来捉杀自己,亦非抱有敌意,更不会与自己争虎,否则不会舍弃骏马、兵刃,反倒与己比试拳脚。
然,虽如此,学武之人,哪个不是见猎心喜?又有哪个不欲寻那高手多多较量?若非如此,武艺又如何进步?是以少年也不停歇,只管进招,只是心下已然宽慰,放下了戒备之心,全力与吕布较量。
只见两人是拳来脚往,呼喝生风,跳转腾挪,战作一团,打的不亦乐乎。吕布并未尽全力,只约莫使出了七八分本事,也不知那少年如何应敌,但显而易见,其人并不吃力,可见亦留有后招。
双方二人你来我往打斗了几十回合,拳拳到肉,尽皆用力。吕布心知,这么打下去也并不是办法,毕竟自己还要赶路,还要护卫周异等一行人之安全。又见这少年心思单纯,武艺精湛,心甚爱之。自己本意便是结交一番,如若打得久了,打出真火,怕自己使尽全力之下,恐一个不好,控制不住力道,伤了这少年,反倒不美。
想到此处,吕布使出通背拳之“借力”之法与“格”字诀,将那少年巨力卸去,并将其格挡下来,急道:“且住!兄台好本事!吾等打也打了,如今这许多回合过去,相互都奈何不得,看来汝与吾非一时可分出胜负,不如稍歇,再寻他时以分胜负,可否?”
少年见吕布如此,放下架势,其意稍歇,方道:“此正吾所欲也,汝莫要食言!”言罢便欲离去。看小说后续最新章节,请关注微信号:rdww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