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率众人逛完新城,返回住所吃晚饭。【百度搜索Www..Com会员登入无弹窗广告】饭后,张锐找林白泉议事,不见其踪。与林白泉同房间的人告诉他,林白泉吃过晚饭并没有回来,不知道他到哪儿去了。张锐只得悻悻地自个儿去找他。
张锐找了好几处林白泉可能会去的地点,终于在一处山崖前找到了他。他正悠闲自得地坐在树下的藤椅上欣赏晚景呢!树下摆放着四五张藤椅,中间还有一张大石桌。
“你可真会享受,何时现这个好地方的?”张锐坐到林白泉身边,现从这个角度能看茫茫大海。此时,晚霞满天,柔和的日光透过云层洒在海面上,海面清风徐徐,凌波荡漾,泛起点点金光,显得格外迷人。
“我每到一处,都要找寻奇观美景,来到这里更不能例外。您看,这景致可真是美不胜收!”林白泉目不转睛地凝望着大海,脸上却浮现出一丝凄苦之色。
林白泉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当年他参加突忽政权,是为了找到机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惜的是,他的理想被无情地毁灭了。不仅是因为汉军镇压了突忽,主要是他现突忽政权根本无法实现他的理想。
当年他有理想、有才华、有漏*点,但突忽政权中的大多数人却不一样。那些人参加造反,不是为了什么理想抱负。只是单纯地想造反成功后,自己地小日子能过得更富足一些,能当上在汉朝廷永远无法得到的官职。
突忽的朝廷大臣们,成日高喊着要赶走汉人,实现**。但跟本没有几人考虑过突忽即使**成功之后要成为什么样子的国家,它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该如何制定与执行。
当林白泉看清楚自己是和什么样子的人为伍时。高涨地漏*点就消退了大半。如果他不是看到有极少数如德公这样的人与自己有同样的理想,恐怕早就脱离了突忽朝廷。
无能、幼稚的政权,毕竟不是靠少数几个人就能救得了的,即使是身为突忽丞相的德公阿巴贡也无力回天。
突忽灭亡后,林白泉被汉人俘获时就没有想过自己还能活下来。他也曾经想过,自己要保留一个忠义之名,但是审讯的他的许士基触及到他心中之痛,他也自认不愿为一个无能的政权殉葬。
因为身边张锐的缘故,他活了下来了,但他不愿理事。宁愿寄情于山水,就是为了能够忘却那段不堪回地岁月。但心中的痛苦,哪是说忘怀就能忘怀的?
经过西征期间和近段时间地接触。张锐对林白泉也比较了解。平日表面上是一副清心寡欲、脱凡于尘的样子,可从他的点滴话语中,能看出他不平静的内心。
与林白泉接触得越多,张锐越感到他是一个非常有思想、有见解的人。当初他把林白泉留下,只是想利用他才能能帮助自己管理家事。但现在张锐完全没有这种想法,他把林白泉当成了良师益友,即使他什么事情也不做,当食客也行。
“单利,你说罗马帝国将要灭亡。可依我看,罗马帝国还没有衰弱到如此地步。目前它与三国之间的战争并没有失败。它的正规军至少还有五十万以上。我们帮它收拾了鲜卑后,虽说它没有可能同时打败苏丹、单于,但自保还是没有问题的。”
单利是林白泉在利西族的名字。林白泉的真实身份绝对不能暴露。虽然他现在地模样与在俘虏营时的模样已大不相同,即使以前跟他见过面的李伯药,恐怕此时再见也认不出来。即使已经易容,张锐觉得还是小心为好。他对外宣传林白泉是利西族人,当然当众只能称呼林白泉地利西族名字。
林白泉听了张锐的话。回过头来微微一笑。说:“国家的兴亡可不全依仗军事力量的强弱,更何况罗马现在的军事力量并不像你想象地那样强大。也许罗马灭亡地祸根就要出在这几十万军队身上。”
“请先生赐教。”张锐知道林白泉不会随口说这些话,其中必有道理。
“罗马是怎样兴盛起来的,殿下应该有所了解吧?”林白泉反问张锐。
“略知一二。罗马最初只是一座城市,到后来成立了城邦。我认为罗马真正强盛地开始,是共和制的出现。《十二铜表法》的制定,限制了罗马贵族的权利,使得罗马成为了所有罗马人的罗马,而不是某个人、某些人的罗马。因而罗马在遭受到外部袭击时,所有公民会毫不犹豫的拿起武器抵抗。
罗马人还先实行义务兵制度,服兵役不仅没有军饷,甚至武器、装备都需要自己准备,这在其他国家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罗马军队凭借着对罗马的忠诚和热爱,战斗热情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军队。
再有,罗马人从立国到与我国交战之前,就没有停止过扩张行为。【\/本\/文\/来\/自\/八\/戒\/中\/文\/网\/】国内的公民利益空前统一,因而它的内乱次数和程度都比我国少得多。在不断的对外战争中,他们得到了大量的财富和奴隶,生产力也得到了快展。
虽然最后它也变成了一个帝制国家,但共和制度早已深入到罗马人的骨子里。罗马元老院的权利比起我们大汉的内阁大得多,甚至还能影响到帝位的继承。所以,我认为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国家,深受平民热爱、拥戴的国家,是不可能因为一两场战争就灭亡的。”
张锐前世、今生都学习过历史,当然对罗马地历史有所了解。马上说出了自己对罗马帝国兴盛的见解。
林白泉在张锐讲话时,时而点头,时而摇头。等张锐讲完,他说道:“你说的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也是表面的一部分。要了解罗马这个国家,要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了解。”
“我们先来看看罗马的政治。正如你所言。罗马人因为共和制地出现,而开始走向强盛。但罗马人后来走向帝制,也是大势所趋。”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罗马人的共和制度,是最初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建立的。罗马人最初只是一个弱小的城邦,周围的敌对势力众多。如果罗马贵族不向平民妥协,那么就意味将被别国灭亡。”
“罗马人有了公民参政权后,全体公民对城邦的热爱和忠诚是自内心的。那时,城邦里没有庞大的官吏队伍,官吏们不拿俸禄,他们都是自觉自愿的为罗马做事。这种制度。也可是叫做城邦制度,只有小国寡民,大家在彼此非常熟悉了解地情况下才能实现。”张锐连连点头。在那个年底没有通讯的情况下,要民主的选举一位放心地领导人,只能是自己非常熟悉了解的人。大家能经常在城里看见他,能听到他的讲话,这才能选他当执政官。
但要是在一个疆土面积较大、人口众多的国家实现民主选举,那就可笑了。等全国的选举结果出来了,当选人恐怕也快老死了。
林白泉又接着说:“因此,罗马强盛之后,先要改变的就是这个选举制度。从苏拉的独裁,到凯撒、到屋大维。最后到奥古斯都的登上帝座,罗马贵族终于把最初给出去的权利给夺了回来。当然共和制度实行了这么久,即使消亡也是逐渐的。因而罗马人还保留着一个元老院。但我请问殿下,你知道现在元老院中地人有多少是平民出身?”
张锐想了想说:“元老院的人都是从罗马军政界退下来的高官。军队方面我不知道,但是罗马现在地两个执政官,一个肯定是要从平民中选取。这样算来的话,元老院中应该有一半。甚少三分之一是平民出身吧。”
林白泉哈哈大笑。说:“殿下这样想就错了,新加入元老院的人要经过半数元老们的同意才行。这有点像我国要入凌烟阁时的世袭家族地投票行为。你说,一个由贵族们控制地元老院,能希望看见平民与他们平起平坐吗?”
张锐这才恍然醒悟,罗马元老院原来是由罗马贵族控制的。这样看来,罗马现在所谓地一点民主,充其量也就是罗马贵族们享受的民主,而真正平民阶级的民主权利早就丧失了。没有了公民权,罗马平民还能想当初那样热爱罗马,愿意为了它献出一切,甚至生命吗?
“接着,我们来看罗马的经济。”林白泉继续说,“农业是所有国家的立国之本,罗马当然也不会例外。”
林白泉的农业立国说,张锐深为赞同。在古代,甚至今后的现代,国家的农业都是基础。即使是以工业化为主的国家,或是掠夺,或是有固定的供应基地,反正农业是不可能被忽视的。
“其实,罗马的农业早在帝制实行之前,就已经开始衰落了。罗马人最初是不信任外族人的,因此它初期的军队都是由罗马人组成的。罗马人不断扩张,不断作战,对其人口本来就不多的罗马人来说是个巨大的问题。那时,罗马人军队中,上到五六十岁的老者,下到十四五岁的少年比比皆是。战时,几乎罗马男丁都参加了军队。这样的结果,对农业的破坏是可不避免的。”
“随着罗马扩张的需要,罗马人的兵农合一制度也随之瓦解。公民义务兵被正规军取代,这样罗马人即使在不作战时,也不种地了。罗马的农业,几乎全部由作战时俘获来的奴隶代劳。”
说到这里,林白泉笑了,说:“殿下应该明白,罗马人为什么会一直不断的对外作战了吧。”
张锐略微思索了一下,惊讶地说:“难道是为了得到奴隶?”
林白泉点点头说:“地确如此。不是罗马人生性喜欢扩张。喜欢作战。而是因为不这样做,就无法得到充足的奴隶。没有奴隶给他们耕种,他们就要饿肚子。没有奴隶给他们做衣服,他们就要受冻。”
“比如尼禄时代,罗马的非洲各行省的一半土地分属六个大庄园。而在西班牙、高卢、不列颠以及其他行省,也有这样类似的大庄园。这种庄园里的劳动者全是奴隶。他们平时吃不饱、穿不暖,稍有过错就会被处死,或是被卖去角斗场。而他们生产地粮食,供养着整个罗马国人。”
“但即使是这样,罗马人还并不满意。有一个罗马著名的学者名叫科鲁麦拉,他在自己的《论农业》一书中说,有人认为农业收成不好,是因为土地不肥沃,或是气候恶劣等原因造成的。但我不这样认为,我们把农业交给了奴隶中最坏的奴隶。就像是交给了一群懒汉。这是**,而是不是天灾。对待这群懒鬼,唯一的方式就是把他们交给绞刑吏去处理掉。”
林白泉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唉!我不知道科鲁麦拉说这话的时候想过没有。如果没有这些他口中说的懒鬼,他的餐桌上的食物从哪里来?要是罗马人听了他地建议,把那些奴隶都给绞死,现在的罗马帝国还会不会存在。因此,后来有很多人说罗马人是彻头彻尾的蝗虫、吸血鬼,是很有道理地。”
突忽人曾经也骂过汉人同样的言论,林白泉此时没有把自己再当成是突忽人,所以说这个话的时候,并没有含沙射影的意思,但张锐听罢心里很不是滋味
关于突忽人骂汉人是蝗虫的言论。张锐也听说过。但汉人比罗马人对新征服领地的手段温和多了,最起码没有把当地人都变成奴隶。
要说罗马人是蝗虫、吸血鬼还有几分道理,他们放弃了农业耕种。全靠奴隶供养,可能除了作战、掠夺之外,什么都不会了。
汉帝国制定的新州政策,虽然多收了他们一些赋税,但大多数汉人还是依靠着自己辛勤双手在生活。怎么能和罗马人不劳而获的做法相提并论呢?
“罗马与我国交战之后。就没有再对外扩张过,也就失去了奴隶的来源。这几百年。他们是怎么过的呢?”张锐又问林白泉。
“这正是我要说地重点。罗马人在失去了奴隶来源后,就必须要**耕种了。大庄园倒闭后,原有的土地分给了当地的平民。但罗马数百年没有耕种过,有些人即使领到了土地,也不愿意耕种。无奈,罗马元老院只得制定法令,分到土地地罗马人必须耕种,违反者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置,甚至处以绞刑。”
“这些新得土地的罗马平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罗马公民。他们是当初随着领地被罗马征服而归属了罗马,也随跟随罗马人去征服新的领地,而被罗马承认是罗马平民。但罗马人在失去了奴隶来源后,就想起了他们。他们必须要像以前奴隶那样种地,来供养罗马人生存。”
“按照罗马元老院法令,这些新得土地的罗马人,必须世代耕种,不得从事别地职业,也不得迁移到别处。因此,他们后来也被称作是隶农。隶农虽然不是奴隶,不带枷锁,却被牢牢束缚在固定地土地上,还要背负沉重的农税,日子并不见得过得比奴隶强。因此,他们地积极性也不高,生产出来的粮食并不能满足罗马本州人的需求。”
“所以,罗马在对外贸易时,粮食占进口货物的很大一部分比例。每年罗马要从汉帝国进口至少上千万金币的粮食。大汉的天竺等几个新州的粮食,几乎都卖给罗马人。以前新罗、度信两州的粮食赋税,也有大半是卖去了罗马。”
“罗马不仅大量从大汉进口粮食,还进口丝绸、瓷器等商品,后果导致了罗马的经济崩溃。在圣祖时期,罗马帝国钱币与我国钱币一样都是纯金、纯银的,因此,彼此间的兑换是一比一。一百年后,罗马人钱币里的含金银比例下降了七成。所以十枚罗马金币只能兑换三枚汉金币。而现在,罗马钱币里地含金银比例还不到一成,一百枚罗马金币也只能换取五枚汉金币。即便如此,汉商也不愿意收取罗马钱币,罗马商人几乎都是用汉钱币在与汉商结算。”
张锐听到这里暗自摇头,自己还想着用鸦片去赚罗马人的钱。没想到罗马的贵金属已经几乎消耗殆尽了,其中有大半是被汉人给赚走了,自己即使把鸦片运去,也赚不到几个钱。
现在张锐终于相信,林白泉说罗马帝国不久将会灭亡的话了。罗马人常年的贸易逆差,贵金属源源不断地流出,终有枯竭的一天。一旦贵金属用完,拿不出钱来买粮食,那么只能走向灭亡了“更为严重地是,罗马财政的困难。导致了罗马军团的堕落。”林白泉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罗马是军事帝国,它是完全靠军队打下来的这块江山。在世人眼中,罗马军团是无敌的。至少不会比大汉军队差多少。但军队是要靠财政支撑的,罗马人早期可以不为钱财服义务兵役,但现在可能没有多少人愿意去白白当兵的。”
“据我所知,罗马在西班牙和高卢的军团都在屯耕。这样虽然可以养活军队,但训练必然会受影响,战斗力也可想而知。罗马的几十个军团与单于**队对持一年多也没有分出胜负,想当年那支无敌地罗马军团,只出动几个军团就能横扫周边国家。唉,竟然衰弱到如此地步,真是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张锐也傻眼了。怪不得罗马军团先是败在穆莱.哈桑之手,现在又与农兵为主的单于**队打得不分胜负,原来自己也变成了半农半兵。
“更为可怕的是。罗马人在苏丹损失地那十万军队,是为数不多由纯粹罗马人组成的军团,是不用屯耕的精兵。损失了那十万之后,罗马只有在本州还有十万这种军队,除此之外都是由行省人组成的军队。在这些行省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是十个由日耳曼--哥特人组成的军团。”
张锐奇怪地问:“罗马境内怎么会有这么多日耳曼人?”
林白泉道:“奥古斯都在重新征服高卢和消灭萨拉西人之后。派兵进入多瑙河沿岸,与日耳曼人隔河为界。但有着强大战斗力的日耳曼人一直是罗马人的心头之患。特别是特乌托布尔之战后。罗马人想方设法分化瓦解日耳曼人。”
张锐身为军人,非常清楚特乌托布尔之战。这场作战,是罗马军队几次不多的败仗,但败得非常之惨,全军上下无一幸存。这场战役也导致了罗马人不敢再继续北上。
这场会战,对罗马是不幸的,对日耳曼人来说,却是非常有纪念意义地。恩格斯说过:“同瓦鲁斯之战,是日耳曼民族上最有决定意义的一战。这场会战,使得日耳曼尼亚免遭罗马人的入侵,而取得了**。”
前世历史上地乌托布尔之战,不仅导致日耳曼人的**,还使得罗马北部边疆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且也为罗马人遭受“蛮族”人入侵埋下祸根。张锐非常好奇,为什么这个时期有如此之多的日耳曼人愿意为罗马人效力。
林白泉揭开了他心中的不解:“罗马帝国在与大汉交战之后,东进扩张受阻,因此又打起了北进的主意。但日耳曼人像一头拦路虎横在北面,让罗马人投鼠忌器。罗马人打仗胜仗不仅靠军事上实力,正确、巧妙地外交手段也至关重要。”
“当时地罗马皇帝奥利乌斯三世,就是利用外交手段分化了日耳曼人。在罗马人的挑拨下,莱茵河以南有数十万日耳曼人与莱茵河以北地日耳曼人产生了矛盾,进而双方生了战争。”
“这场战争本来双方势均力敌,但后来河北的日耳曼人得到了单于人的帮助,河南的日耳曼战败,被迫向南转移。奥利乌斯三世收留了他们,并从高卢行省中划出一块地安置他们。奥利乌斯三世给了这些日耳曼人高度的自治权,目的就是有朝一日用他们去攻占日耳曼地区。”
“这部分日耳曼人不知奥利乌斯三世不怀好意,他们感激奥利乌斯三世收留他们,并分给他们土地,于是向奥利乌斯三世誓,永远看护罗马帝国的北部边疆,并给自己取了一个新名字,叫哥特人。”
张锐这才明白,哥特人原来是这样来的。
“可还没等奥利乌斯三世完成自己的计划就一命呜呼了,他的继承者显然没有他的雄心壮志,只想稳固罗马帝国现有的疆域。由哥特人为他们看护北部边疆,也是不错的一件事情,于是新罗马皇帝承认了奥利乌斯三世给予哥特人的待遇。哥特人和日耳曼人经常作战,所以一直保持着强悍的战斗力。现在十个由日耳曼--哥特人组成的军团,有三个在北部边疆驻守,四个去单于人作战,还有三个调到埃及行省以防苏丹人。可以说,现在罗马一直靠着哥特人在作战,其他行省的军团战斗力很差,根本就是滥竽充数。”
“而罗马人如此依赖哥特人保护又有着非常大的隐患,倘若哪天哥特人不愿再做罗马人的看护神,甚至想取而代之,那么罗马也就彻底完了。这不是猜想,而是可能性很大,特别是现在罗马人军费紧张的情况下,一旦不出哥特人的军饷,我敢保证哥特人会立马作乱。到那时,外有苏丹、单于、日耳曼人的威胁,内有哥特人的叛乱,罗马人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回天无术了。”
“这次去罗马,也许是看罗马帝国最后的一眼了。因此,我才厚着脸皮,要跟着殿下来啊。”林白泉说这话时,脸上既有兴奋之色,也带有稍许遗憾之意,似乎这个千年帝国的灭亡景象已经在他脑海里预演过一样。
林白泉的一番话,让张锐受益匪浅。原来一个貌似强大无比的帝国,竟然会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脆弱得轻轻一碰就会完全坍塌。
这次的和谈,也是因为罗马人快支撑不住了。要是我们这次去再在罗马人伤口上撒把盐,更要加快罗马人的灭亡度。
罗马人虽然与自己没有仇,也没有挑起对汉的战争。但只有罗马帝国灭亡了,汉帝国作为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级大国,才能永保安宁。为了汉帝国的强大,我们一不做二不休。
大汉骑军52_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