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地力(1 / 1)

<>余书元没有马上开讲,而是对李云泽道:“你去‘卯’字号院,把云梵叫来一起听听。。шщш.㈦㈨ⅹS.сом更新好快。记住,千万不能‘乱’跑。”李云泽出了‘门’,连着被好几个人盘问,又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卯’字号院。梁云梵身着青绿‘色’山水绣‘花’直裾,头发挽成发髻,一副男儿打扮。见到他很奇怪,得知来意后,道:“刚好,我也要去找余师伯。李兄稍候。”少顷,梁云梵抱了一摞书出来,李云泽边走边道:“你怎么这幅打扮?”梁云梵笑了笑,以答避问:“怎么样?俊不俊?”李云泽真的仔细端详过来。梁云梵见状,脸渐渐红了。刚要说话,李云泽道:“赶上张书歌那小白脸了。”梁云梵噗嗤笑了,心中有些得意,道:“张师叔被尊为东华第一美男子,小生可不敢比。”

余书元看两人有说有笑进‘门’,李云泽‘挺’劲如松,梁云梵淡雅如菊。捻须一笑,心里生出一个想法来。待两人坐好,道:“方才云泽问了我一件事,就把你叫来一起听一听。你参加“集经除弊”已有半年,有何体会?”梁云梵想了想,谨慎地道:“各城送来的书籍虽然不乏别开生面之作,但远不及‘门’中师伯师叔著述‘精’微。而且,‘门’中师兄师弟似乎并不太喜欢读书,采集的经籍大多数闲置一旁,无人问津。”余书元点头,道:“你可是觉得‘门’中做此事弊大于利?”梁云梵摇了摇头,斟酌言辞,道:“也不尽然。在九盟之中,上位家族集经,为的是掌握下位家族修行道法的方向,而开放一些典籍供下位家族参阅,则是为了让下位家族粘上上位家族的道法痕迹,长久以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若想脱离、背叛、自立,就很难了。至于除弊,现在反而没有人当做一回事了。在本‘门’之中,无封疆之弊,似乎并不需要这样。”

余书元道:“你能想到这些,足见聪慧。”紧接着叹了口气,道:“本‘门’的确无需使用此种手段。我东华辖境之内,大小城主都是‘门’中弟子,而且小城十年一届,中城二十年一届,大城三十年一届,流官转任,绝无割据之忧。紫阳宗、归真派、乾坤派等‘门’派都是如此,但为何各‘门’各派还是如此舍气力做这件事呢?”梁云梵低头思索,李云泽则静等余书元说出下文。等了一会,余书元接着问道:“你们可知十亩田能养活几口人?”李云泽张口答道:“良田亩产可至四石,中田三石有余,薄田略不足三石。算下来,大约可以养活六口人。”余书元道:“若是硬要养活十口人呢?”李云泽摇了摇头,答道:“无论怎样‘精’耕细作,都产不出可以养活十口人的粮食。”余书元道:“是啊,不管怎么‘精’耕细作,都产不出养活十口人的粮食,地力只能到此一步。想要养活更多的人,就要扩展耕地。但若是耕地扩无可扩呢?”

梁云梵蓦地抬起头来,一脸震惊之‘色’。‘精’耕细作难以增产,耕地又扩无可扩,就只有削减人口一途了。李云泽却道:“那只有平均分粮,半饥半饱了。”余书元紧接着问道:“一季犹可。都半饥半饱,来年谁有力气耕地?若是耕种不得法,粮食减产,饿上加饿,恶‘性’循环,后果会如何?”李云泽呐呐无言。余书元道:“一个修士修炼到筑基需要吸纳多少灵气,耗费多少资源?”梁云梵摇头,李云泽道:“这怎么算的清。”余书元道:“把吸纳的灵气、服食的丹‘药’、使用的灵器统统换算成灵石,约合二十万之数。”

李云泽张大嘴巴,这也能算的出来?转念一深想,虽然繁琐,但的的确确能够大致算清。只要查看各个等阶吸纳一颗灵石增长的灵元数量,以此为基数与本阶段最大的灵元存量对比,在加上每日里滋养经脉身体的消耗,就能得出一个确定的结果。只是过程很熬人罢了。很多事情不是难在做不到,而是难在大家都以为难以做到,看到了这样的事就视而不见,自觉的绕过去。若是硬要去做,就成了大家眼中的钻牛角尖。李云泽心中佩服,但也提示自己,这种做事的意志正是自己需要的,从书山卷海中‘抽’丝剥茧,淘取自己能够用得到的内容,岂能没有这种钻牛角尖的痴劲。

余书元道:“一个筑基修士所需就如此之多,金丹修士、元婴修士乃至于化神大能所需又有多少?有几个人想过,这天下供不供得起这亿兆人的索求。”李云泽和梁云梵面面相觑,这个问题压根就没在他们心中存在过。从出生起,被告知的都是要快快修行,早日炼气,尽快筑基,从来没有人说过灵气会有不够用的一日。但就像十亩地只能养活六口人一样,云洲虽大,能够提供的灵气终有限量,能够供应的修士也终有限量。

梁云梵读书更多,见识更广,想得更深一些。每隔数千年,都会有一场大的天灾,如洪水,如大旱。或者是席卷天下的**,如战‘乱’,如瘟疫。这些,是不是天地不堪其重,用这种手段来减轻自己的负担?只不知这云洲能养活多少的修士。想到以前看到的一些传说,问道:“师伯,传闻远古时代,道法极盛,通天彻地的大能数不胜数,是不是因为修道者少,每个人能够分到更多灵气的缘故?”

这一问令余书元颇感惊讶,点头答道:“不错。怪不得淳于师妹经常夸你举一反三,往后还得夸你一句见识广博。”梁云梵羞道:“师伯取笑了。”余书元道:“这是实话。这些远古传说因为太过遥远,不管是口耳相传的故事,还是记载在器物上的文字,大多都已经消散了。只有一些典籍中偶有只鳞片爪的记载。你能知道这些,可见读书之深。”看李云泽听得入‘迷’,对李云泽道:“小子,考考你。你可知道古今的变化源自于何时何故?”<>

最新小说: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九零福运小俏媳 谍海偷天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八零好福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