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舞台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启元时空 > 第三十章 开店

第三十章 开店(1 / 1)

帮助不是施舍,有时候,帮助一个人,让她或他知道就好,没有必要弄得很大阵势,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你对他或她的好,让他或她在大家面前做出对你的感激涕零的样子。

你帮了他或她,就算别人不知道,真正懂得感恩的人会一辈子铭记在心。

孔胖子出身于商人之家,年纪虽小,却很懂得怎样处理这种人情关系。

他和孟笑笑等人暗中落实好了一切之后,把手术期特意安排在这次旅行之后,并叮嘱大家先保密,为的是在接下来旅途中,大家能够真正以一种平等的姿态相处。

他和孟笑笑等人都不想给慕容轩不必要的压力。

感恩在于心,而不是表现在言语上,一如慕容轩在自己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但事后一个字也没有提一样。

怀古之旅第十一天。

按照行程计划,今天的目标地点是乾陵。

唐苑到乾陵距离不到五十公里,驱车前往也不过是二十多分钟,慕容轩孟笑笑慕容启等一行五人很快就到达了乾陵。

乾陵,位于梁山之上,是大唐第三代皇帝唐高宗李治与华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帝武则天的合葬墓。

一陵两帝,可谓绝无仅有。

昔年营造这座规模宏大的帝陵之时,完全延续了昭陵的风格,不过无论是陵区规模还是陪葬墓数量,都远远逊色于昭陵。

但是,乾陵的陵区规划却是非常大气,更是留下了大量唐代石刻,这些石刻都得以很好的保存下来,使后人得以一窥从初唐到盛唐转折过程中煌煌大唐的一种包容与自信。

梁山主要是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座峰,南有两座北有一座,一个个都呈圆锥状;其中北峰最为高大,海拔超过一千米,乾陵就是位于此峰。

南面的两峰东西相对,司马神道位于两峰的中间,远远望去,两座山峰就像是两座乳峰。

司马神道上,游客已经颇多,慕容轩领着一行人正对神道上的石刻进行解说。

“无论是动物石刻还是人物石刻,都采用了圆雕浮雕线雕等综合技法进行创作,一个个造型高大雄伟,充分显示了大唐的大气磅礴与威严。你看这两边的人物石刻像,无不体现出当时人们的一种自信。”

穿过朱雀门,就见到几十个被排列得整整齐齐的石人像,奇怪的是,石人像其他地方都保持得好好的,就是头不见了。

“这六十一座无头石像是当时参加天皇大帝葬礼时的各国藩王写实石刻像,你们可以见到他们的服饰带着明显的少数民族特点,由此也可见,经过高宗的治理,当时大唐的强盛只是不知什么原因,这些藩王石人像被推倒在地,而且头部都被破坏掉了。”

“咱们再去看看七节碑。”

七节碑也叫述圣纪碑,位于内城朱雀门司马神道西侧,与无字碑东西相对,是一代女帝为自己心爱的丈夫所立,它是由女帝亲自撰文,由继任者高宗第七子女帝第三子中宗李显书写。

“这座碑由顶身座组成,共有七节,象征日月金木水火土,用以表示这位天皇大帝的文治武功四海宾服与日月同辉,此碑开创了帝王陵前树立功德碑的先例。”

“据历史记载,此碑文原有六千字,都是女帝对丈夫的功德赞颂。碑文刻制之后,每个字再用金粉进行勾填,可以想象当初在阳光下,碑体金光闪耀时的情景。可惜,岁月流逝,风吹雨淋,一千四百多年过去,如今只剩下一千多字了”

慕容轩仰头看着高大的述圣纪碑叹道。

“咦,真的耶,那些字里面都还残留一点点金粉耶”

一个叫许欢的女生伸着一根水葱似的手指指着碑上某处说道。

“超那是石头反光好不好?”

刘超民凑过去顺着她的手指看了一眼,嗤笑道。

“跟女生不许说粗话”

许欢仰头给了刘超民一个大大的白眼。

“超不说就不说”

刘超民摸了一下下巴。

“还说”

许欢拿脚往刘超民脚上狠狠一踩。

“哎呦……你踩我脚干嘛?超”

刘超民龇着牙痛呼一声。

“出口成脏,这娃没救了”

冯暮远摇头叹息。

“走,咱到那边去看看大名鼎鼎的无字碑。”

慕容轩见状,微笑着摇了摇头。

大伙没走几步,却听到刘超民在后面“哎呦”一声,蹲下身子捂着右脚直叫唤。

“哎,许欢,你刚才不会真把钞子给踩伤了吧?”

孟笑笑问道。

“不会吧?我刚才并没有用什么力啊?以他那大猩猩一般的体格,应该不至于伤着……”

许欢嘴里说着,却又不太确定,于是朝着刘超民走了过去。

“钞子,真踩到了?”

许欢俯身看着他的脚。

“废话”

刘超民龇着牙,似乎很痛苦的样子。

“让我看看”

许欢脸色一变。

“哎,轻点,疼……”

刘超民的声音很贱。

“来,我扶着你过去”

许欢未经人事,倒也没有多想,把他搀扶了起来。

“我不要你扶……”

刘超民摇头。

“你自己能走?”

许欢仰头看了他一眼。

“我的意思是,不要你扶,要你背”

刘超民苦着脸。

“呸,想得美”

许欢啐了一口。

“还是我来背吧”

这时,慕容轩走了过来。

“不不不还是让许欢扶着好了”

刘超民朝着慕容轩挤眉弄眼。

不料,他这番表情正好被抬头的许欢看在眼里。

许欢眼珠子一转,笑盈盈地对刘超民说道:“钞子,都怪我,没轻没重的,既然你实在走不动,我想,还是我来背吧这样,你把身体放低一点……膝盖弯曲,重心向后……对就这样,不要动,哎,真乖”

“乖”字刚落,许欢抬起脚狠狠地在刘超民的左脚上踩了一脚,然后顺手按住他的肩膀猛地往后一推

“去死吧大猩猩”

刘超民猝不及防,一下跌了个四脚朝天。

“超谋杀亲夫啊”

刘超民悻悻地从地上一骨碌爬了起来。

“哈哈哈哈”

孟笑笑等几个女生见状,顿时一阵大笑。

“叫你占我便宜哼”

身材娇小的许欢骄傲的挥了挥小拳头。

高大的无字碑前,许多游客都纷纷在合影,慕容轩只好等他们拍完照后才瞅准一个机会带着孟笑笑等人走近。

“咦,这无字碑上明明刻满了字啊”

一个女生说道。

“无字碑本身确实不留一字的,武则天给自己立这样一块碑的意义大概是让后人来评论自己的历史功绩吧”

陈鹂娟说道。

“无字碑起初可能是要撰写碑文的,武则天生前可能给自己写好了颂文,你们把这里拍摄下来后,再放大看,就会发现它从上到下刻满了方格,从方格数量估算,碑文约有三千三百多字,为何刻好了格子又不把字刻上去呢?正如刚才陈鹂娟所说,武则天想让后世的人来评说她的功过是非吧不留一字,却胜过千字万字”

“这无字碑是由一整块巨石雕刻而成,碑首刻着八条螭龙,龙身巧妙地缠绕在一起,一条条螭龙皆鳞甲分明,龙首统一朝下。而碑的两侧各有一条线刻的巨龙,巨龙升腾飞舞,是寓意九天之上的升龙;还有线刻的狮马图花草纹饰等等,整块巨碑充满浑厚庄重大气威严的皇家艺术风格。”

“回到刚才的问题,大家看到这无字碑上所刻写的字,其实是后世人刻上去的,最早是在北宋时期开始出现刻字。其中,大部分是一些涂鸦之作。唯有这篇大金皇弟都统经略朗君行记以早已失传的契丹文字刻成,尤为难得的是旁边还有汉字译文,这是最为珍贵的。它也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契丹文字极为难得的资料。”

离开无字碑后,一行人又朝着梁山主峰走去,那里才是高宗与女帝的长眠之所。

慕容轩边走边解说:“唐高宗李治,小名稚奴,是唐太宗第九子也是他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三子,公元628年7月出生于长安东宫丽正殿,公元643年被立为太子,公元649年在唐太宗灵柩前继皇帝位,公元683年12月驾崩于东都洛阳贞观殿,,在位34年,享年56岁。”

“说明一下,在古代,只有与正妻所生的儿女才能被称为嫡,非正妻所生者均为庶子。”

“唐太宗对于这个儿子是非常疼爱的,公元636年,一生挚爱的结发妻子长孙皇后病逝于立政殿,唐太宗悲伤难抑,对年仅8岁的稚奴李治和3岁的小兕子李明达倍加爱怜,决定亲自抚养这一对儿女,作为帝王而言,这是极其罕见的举动。”

“因此,一向严肃的史书也难得记载了唐太宗这一充满温情的举动。《唐会要》是如此记载的:晋王及晋阳公主,幼而偏孤,上亲加鞠养。晋阳公主李明达是历史上有记载的唯一一个由皇帝亲自抚养的公主”

“长孙皇后去世的时候,李明达什么都不懂,直到五岁的时候,虽然有父亲的宠爱,但总是感觉与别人不一样,于是开始想念母亲,每次外出时,只要经过长孙皇后生前到过的地方,都会告诉小明达,小明达总是会深切想念母亲,每每这时,唐太宗也情不自禁抱着女儿泪水长流。”

“小明达每天像个小跟屁虫一样跟在父亲和哥哥的身后,三人之间的感情非常之深厚。而唐太宗也特别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儿,经常一有空就喜欢带着她一起玩耍,就连批阅奏章的时候,也喜欢让她腻在自己身边。久而久之,小明达居然可以把唐太宗的飞白体书法临摹的连大臣们也分辨不出。”

“小明达年纪虽小,但却很能够观察父亲的喜怒。每当唐太宗在朝堂上被大臣们触怒,下朝后,她居然能够像她的母亲长孙皇后一样,总是会想办法慢慢把父皇的怒气消弭,然后再为那些触怒他的大臣们辩解。”

“对于唐太宗而言,女儿简直像是长孙皇后复生一般,是他最贴心的小棉袄。而那些大臣们多承这位聪明温婉的小公主的恩惠,也都非常喜爱她。”

“唐太宗在长孙皇后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从悲伤中走出来,小明达与稚奴这一对嫡亲兄妹给了他相当多的慰藉。”

...

(天津)

最新小说: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九零福运小俏媳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八零好福妻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谍海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