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舞台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启元时空 > 第二十二章 大风起兮 下

第二十二章 大风起兮 下(1 / 1)

“燕王卢绾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真正从玩泥巴一起长大的发小,也是刘邦最为信任、最为恩宠的人。无论是萧何、张良还是韩信,刘邦对他们很是倚重和礼遇,但是在赏赐上,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卢绾。”

“刘邦对卢绾完全不设防,卢绾甚至能够随意出入皇宫和刘邦的卧室!后来由于代相陈豨谋反,刘邦亲率大军平叛,发小卢绾则协助出兵攻打陈豨。”

“后来,卢绾听从了谋士的建议,与陈豨秘密联系,这事被刘邦知道,很是生气,就要召见他,但卢绾称病不往。随后吕后在刘邦的默许下计杀韩信,接着又把老实的彭越剁成了肉酱,然后又把英布杀了,卢绾更加惊恐不已。”

“平定英布后,刘邦大概自感时日无多,就想见见卢绾,但卢绾太了解吕后了,由于害怕吕后撺掇昔日的发小找借口杀他这个异姓王,于是又是称病不往,正好,这事被审食基得知,告诉了刘邦,刘邦非常生气。”

“再后来,刘邦从匈奴降人那里得知卢绾派人与匈奴联系,勃然大怒,认为昔日的发小背叛了他。后来刘邦箭伤复发病重,卢绾思念发小,带着家人和臣子在长城边停了下来,就等刘邦病好了后再入长安向刘邦请罪,不料刘邦在四月驾崩,于是立刻逃到了匈奴,公元前194年死于匈奴。”

“韩王也叫韩信,为了区别大将军韩信,就叫韩**,后来投降匈奴,在与汉军交战兵败后被杀。他的小儿子韩颓当在汉文帝时期率军回归汉室并封侯,他的曾孙韩嫣是汉武帝的发小,两人一起读书一起长大,感情非常深厚,经常同吃同睡。大概是韩嫣长相非常俊美,使得汉武帝对他有一种畸恋,汉武帝宠爱他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嫔妃们。”

“赵王张耳,年轻时曾经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的门客,后来逃亡到了现在的豫省杞县,当地一位白富美对丈夫不满意,经人介绍后就嫁给了张耳,并给与他大力资助,使得他能够效仿信陵君招揽门客。”

“秦亡后,张耳凭借自己的势力恢复了赵国并成为赵王,归降刘邦后依然是赵王。他与刘邦是亲家,他的儿子张敖娶了刘邦与吕雉的女儿鲁元公主。公元前202年去世,算得上是寿终正寝了。”

“长沙王吴芮,他的事迹在八大异姓王中最不为人所知。是第一个响应反秦的秦朝官吏,他是个贤王,把三湘大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富民强,与张良是好友,也是八个异姓诸侯王中最没有野心的。”

“在张良的计策下,他非常低调,使得他的长沙国得以传五世,最后因为没有子嗣而除国。汉初三大战将之一的英布就是他的女婿。说到这里,我要考考各位,谁知道‘上邪’这首乐府诗词?”

慕容轩笑着问道。

众人都茫然地摇了摇头。

“我小小提示一下,冬雷震震,夏雨雪……”

慕容轩笑着提示了一下。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孟笑笑两眼一亮,最先接续了下来。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

接下来,萧瑾方、冯暮远、陈鹂娟、宫楚良等人情不自禁的低声吟诵了起来。

“你们可能不知道,创作这首传颂千古的爱情诗歌的人就是长沙王吴芮的王后毛苹,她是一位大才女。”慕容轩说道。

“啊?竟然是个长沙王后写的啊?”孟笑笑惊讶。

“马王堆出土的那个闻名世界的辛追老太太大家应该都知道,她的丈夫就是长沙王吴芮的丞相轪候利仓。”慕容轩说道

“那,刘邦其他的功臣呢?”孟笑笑又问。

“大多还是比较好的,他和吕后的目的都是为了剪除异姓王,对于刚刚取得天下、结束战乱的汉王朝而言,这些异姓诸侯王要兵有兵、要地盘有地盘,而且个个都擅长打仗,日后自己和一帮老臣们相继离世的话,再无人能制得住他们。”

“特别是韩信、彭越、英布他们几个能征善战的大将军,随便一个跳出来就够刘邦喝一壶的,如果两个人联合起来,天下又将大乱,如果他们三人串通起来,那天下再不会姓刘了。”

“如果一帮老臣都不在了,未在战场经历刀兵洗礼的大汉继承者拿什么来跟他们斗?韩信、彭越、英布不死,汉室不安,天下不定。”

“用他们的头颅来换取汉室的江山、天下百姓的安宁,他们也算死得其所了。”

慕容轩叹息道。

“异姓王的分封其实是灭楚的需要,而剪除异姓王是维护天下安定的需要,其他的老臣们封个候什么的相对还好,像萧何,刘邦尚未发迹的时候两人就交往密切,而且还给了刘邦和吕后不少的帮助,为此刘邦都是铭记在心的。”

“比如当初押送囚犯去骊山修墓的时候,一帮老哥们给他送盘缠,最多的也不过三百文,而萧何却送了五百文,结果在取得天下后,论功行赏,刘邦将他的功绩列为第一,封酂候,封地在当今的鄂省谷城,食邑八千户。”

“随后,刘邦又想起当初去骊山时萧何多送的两百文,于是又多加了两千户,萧何成了真正的万户侯。”

“一开始群臣不服,都认为曹参出生入死攻城略地,全身负伤七十多处,打下了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座城池,应该被列为第一,但一个叫鄂君的人说,陛下曾经对我说过,有萧何在后方,他从来就不怕,你们的军粮、军械还有兵马的补充从哪里来?是萧何!你们打下的城池是谁在治理?萧何!他建立的是万世之功!”

“平阳侯虽然战功卓著,却还是无法和酂候相比的。听到关内侯鄂君这样一说,群臣于是都不说话了,于是曹参列为第二。”

“萧何被封为丞相,公元前193年善终后谥号文终侯,而曹参则在萧何死后继任丞相。为相期间,他按照萧何生前制定的方针治理朝政,实行无为而治,因此有‘萧规曹随’的成语,曹参善终于公元前190年,谥号懿候,封地在当今晋省临汾。”

“其他的诸如周勃,受封为绛候,封地在当今的晋省绛县。他为人忠诚,没什么心计,刘邦死前曾经说‘安刘氏者必勃也’,吕后死后,周勃连同陈平诛灭诸吕,迎立代王刘恒即皇帝位,为汉室的延续立下了赫赫功绩,汉文帝封他为丞相,食邑万户,于公元前169年终老封地,谥号武侯,作为武将而言,这是非常高的谥号。”

“舞阳侯樊哙,早先与刘邦在沛县就交往很深,是个屠户,后来成了刘邦的连襟、吕后的亲妹夫。他是个粗人,脾气很烈,也只有刘邦能镇得住他。”

“樊哙虽然是个粗人,但粗中有细,刘邦进入咸阳后,被秦宫的华丽所震撼,很是迷恋,樊哙就说他,天下还没有安定下来,你却这样贪图享受,这里是什么地方?要是传到项羽的耳里,那可就不妙了!刘邦一听,立刻还军灞上。”

“樊哙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在鸿门宴的时候敢于怒斥项羽,当时项羽想杀刘邦,危机时候,樊哙闯入帐中,圆瞪着一双大眼,须发都怒张着,对着项羽就怒斥。”

“估计他的身形很魁梧,气势很威猛,项羽居然没有生气,赐下一条生猪腿,樊哙将盾牌放在地上,拔剑割下生肉吃了下去。项羽极为赞赏,加之项伯在一旁劝导,居然没有按照事先的安排将刘邦斩杀。”

“刘邦借口更衣,与樊哙一起,在曾经背叛过他的雍齿的帮助下偷偷地逃出了楚营,刘邦这才捡了条命,要是没有樊哙的怒斥,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汉高帝了。”

“不过,刘邦不知道为什么,死前派出周勃差点就砍了樊哙的脑袋,还是陈平的机智,这才保住了樊哙一命。”

“樊哙死于公元前189年,惠帝给他的谥号也是武侯。他的封地究竟在哪,史学界也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一说是在武昌,一说是在豫省的舞阳,一说是在扬州,一说则是在长安的少陵塬。不过,按照吕后与他的关系,封地在长安附近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也是吕后的一步棋子。”

“汾阴侯周昌,刘邦还是泗水亭长的时候大概就是他的手下,性格很是耿直,出了名的敢说话,无论是萧何还是周勃樊哙这些地位比他高的大臣都非常怕他。”

“刘邦这人有时候很无厘头,明明知道周昌口吃,却让他做了御史大夫。要知道,纠正皇帝与弹劾大臣是职责之一。”

“有一次,周昌有事要报告,却发现刘邦的流氓性子又犯了,当着他的面与戚夫人亲热,周昌掉头就跑,刘邦追了上去,从背后一把搂着周昌的脖子骑在他背上问他:‘这是别人想都想不到的眼福,你他娘的跑什么跑?来,跟我说说,我这皇帝怎样?对你够好的吧?’”

“周昌梗着脖子结结巴巴骂道:‘陛……陛下是……夏……夏桀……商……商……纣……’刘邦见周昌结结巴巴一副恼怒的样子,就从他背上下来,捧腹大笑,完全没有一点皇帝的样子。”

“还有一次就是关于刘邦要废太子刘盈立赵王如意的事,朝堂上的老臣几乎都为吕后不值,纷纷反对,而周昌更是极力反对,只是他说话口吃,一着急更加说不出来。”

“刘邦见周昌那急得团团转一边顿足的样子很是好笑,于是就问他想说什么,周昌则干脆唱歌一样地唱了起来:‘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刘邦被周昌搞怪的样子弄得哈哈大笑,朝堂上也爆发出一阵哄笑,凝重压抑的气氛顿时一扫而光。”

慕容轩解说着,还模仿周昌的说话,弄得几个女生掩嘴而笑。

“这刘邦也太搞笑了吧?哪里像一个皇帝……那这个周昌后来呢?”

孟笑笑掩嘴吃吃笑着问道。

“朝堂上的争论被在后殿的吕后知道,因此吕后对周昌也非常感激。后来被派到赵王如意的封地为相,如意被吕雉毒死后,称病隐退,再也不肯见吕后,于公元前192年郁郁而终,谥号悼候。”慕容轩说道。

“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没说呢!”

萧瑾方说道。

慕容轩看着她笑了笑,萧瑾方眼神与他一碰,心里竟然莫名跳了一下,脸上微微一热后赶紧低下了头。

“张良的祖上是韩国贵族,韩国灭亡后,曾经散尽家财,招募了一些刺客谋刺秦始皇,《史记.刺客列传》中也有介绍。在博浪沙,年轻的张良遣出的大力士用大铁锥几乎得手,张良因此震动天下。”

“刘邦对他的评价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给他的封赏是:自择齐三万户!要知道,齐地富饶,刘邦让张良在齐地自己选择封地,这可是唯一的特例,而且一封就是三万户,除了异姓诸侯王,所得的封赏是任何一个人都比不上的!可以想象,刘邦对于张良是何等的敬重!”

“张良是历史上功成身退的典范,他与韩信联手制定战略,在楚汉战争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又给萧何出策治理后方,更是在刘邦屡屡要犯下重大错误的时候及时分析并制止,深得刘邦敬重。”

“无论是定汉中、出川蜀,还是鸿门宴,张良的智慧使得刘邦一次次壮大、一次次化险为夷。而且,张良淡薄名利,楚汉战争前和楚汉战争之间,一有什么好的赏赐,张良都会想法把财物送给项伯,为的是给刘邦和自己留下一线生机。”

“后来证明,张良的投入确实救了自己和刘邦一命。”

“刘邦待他的规格与其他的那些老哥们完全不一样,张良却没有接受三万户的实封,只接受了一个万户侯,并把封地选择在了如今的微山湖区一带,说是在那里遇见了刘邦,得以为刘邦效力,因此感念那个地方,刘邦非常感动,封他为留候。”

“刘邦分封其他功臣之前,有一次见到一些将领们坐在宫殿前的沙地在交头接耳,刘邦就问张良这些人在谈论什么?张良故意一脸严肃地对刘邦说这些人在商量造反。刘邦一听,立刻紧张起来,说现在天下初定,我刘邦也待他们不薄,这帮王八蛋造哪门子反啊?”

“张良就说,现在天下战争结束,你迟迟不对他们进行封赏,估计是猜测你会不会在得了天下以后就只对自己亲近的人封赏、而对那些曾经得罪过你的人开刀呢?刘邦说,这是他娘的胡扯,我哪有这样的想法?”

“张良就问,你平时最痛恨的是谁?刘邦想也不想,说是雍齿,说自己恨雍齿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又说早就想找雍齿这个一直看不起自己的王八蛋算帐了。张良说,你不但不能够找他算账,而且,你第一个就是要封赏他。”

“刘邦非常聪明,一听就明白了张良的用意,于是立刻将他最痛恨的雍齿封侯,其他人一见,连最痛恨的雍齿都封侯了,所有的人都安心下来等候刘邦的封赏。”

“张良的这一策使得刘邦明悟了战功就是战功,不能跟项羽一样亲疏有别,亲近的就封好一些,讨厌的就少封赏或者不封赏。而且,他这一策还迅速地平息了功臣们内心的不满或者当心封赏不公,因为雍齿这样被皇帝痛恨的人都能够凭着战功封侯,自己也一定能够凭借战功得到公正的封赏。”

“因此,简简单单的一计,刘邦非常有效地将群臣的心思给稳定和笼络了起来。”

“张良功成身退,在后期淡出了朝政,跑到终南山一带修道去了,任凭刘邦的请求,他也不愿留在朝中,后来实在拗不过,说如果刘邦想念他,可以随时传召。因此,在刘邦剪灭诸侯王的过程中,他都没有参与进去。”

“唯独在废除太子一事,吕后哭着求张良去劝说刘邦,张良送了吕后一条能够完全让刘邦放弃废立太子的计策,这就是著名的‘商山四皓’典故,吕后依计而行,刘邦果然放弃了废立之事。后来,吕后对张良更是敬重。”

“自此后,张良醉心于山野修道,更加不问世事,于公元前186年去世,谥号为文成侯。”

“这一些能臣武将聚在一起,贡献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他们是一只只蚂蚁,却咬死了强大的大象,成就了一个四百年的汉室基业,他们也一个个名留青史。”

“刘邦的成功,离不开项羽的残暴,项羽推翻了暴秦,但自己为了以泄私愤,残杀了大量秦军,加上火烧秦宫和屡屡屠城之举,也沦为一个暴君的形象,尽失天下民心。”

“而反观刘邦,平民出身,知道民间的疾苦,统军有方,秋毫无犯,以至于许多城池的居民一听说刘邦来了,都纷纷开城欢迎,巴不得他来治理。他的成就,证明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走到巨大的刘邦塑像前的时候,刘超民突然朗诵起来。

最新小说: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谍海偷天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八零好福妻 九零福运小俏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