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过了一年,转眼又要高考了,这又是一个周末。杨通发和张正东在寝室里下棋。
“小正,又要高考了,你紧张吗?”
“有什么好紧张的啊?”
“你是学好了,就不怕了,我是学的不好,心里还是有点怕怕的,TMD的数学,这几次月考总是考不及格。”
“没事儿,说不定高考考得好,你这几次可能没有发挥好而已,你去年都考上了,今年又这么用功,肯定会考的很好,相信自己。”
“对了,你今年和叶诗诗的关系不错啊。我看得出来。”
“额,我们就普通朋友,你别多想啊。”
“我可没有说什么啊,你自己跟我急了啊,不打自招啊。”
“对了,你和还黄丽还在一起吧?”
“没有了,上星期分了,现在我和严晓梅在一起。”
“你说,我两天天在一起,我怎么都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啊,你啊,就是个花心大罗卜。”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你应该向我学习。”
“向你学习,我可能这辈子就完蛋了,你小心哪天死在女人手里。”
“不至于吧。”
“其实我觉得高考这个制度,真是不好,好像凭一张试卷就定人人生一样啊。”
“有什么不好啊,对于我们农村来的孩子,如果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好像你说的也对啊。”
“本来就是啊。”
马上又要高考了,李青作为叶诗诗的好朋友,她打电话给叶诗诗打气:“诗诗啊,最近复习的怎么样啊?”
“还行吧,就是数学怎么补也补不上来。”
“没事儿,其他科考好一点就好了。”
“恩,也只有这样了。大学生活怎么样啊?”
“比高中轻松,压力小,不过我们预科班学的内容还是高中的。”
“哦,有没有找男朋友啊。”
“呵呵,还早了,目前还没有,等缘分吧。”
“哦。听说你最近和张正东关系不错啊?”
“恩,他人不错,成绩优秀,我经常问他数学题,他都很乐意地帮助我解答。”
“哦,那好,好姐妹,加油哦,我在大学等着你。”
“恩,知道了,我这次会考的好的。”
紧张的复习期完了,学校课不上了,从六月三号开始放假,就在六月三号这一天下午,高三教学楼的高三学生,把所有的书和试卷都撕碎了,成了纸碎片,然后一把一把地从楼上往下扔,张正东和杨通发也玩的不亦乐乎,一边扔一边喊着:“终于解放喽,解放喽。”漫天的纸花像下雪一样,在空中飞舞着,大家欢笑着,疯狂着,好像把高中所有的压抑都发泄在这书本上,一会儿,地上便堆满了纸屑,校长在办公室里听见了大家的欢呼声,气冲冲地走到了堆满纸屑的楼下,大声地吼:“谁准......你们乱扔垃圾的,撕掉的还是课本,谁再扔我找谁,我就在这里看着你们扔。”有些人看见校长在下面,便大声喊了一下:“校长在下面,校长在下面......”,大家听见了,然后才停止扔。大家都回到了教室里坐着。
这一场雪下完后,高三教学楼的前面地上的纸屑有一尺多厚,有几片还飞在了校长的头上去了,校长走到厕所,看了看镜子,用手小心翼翼地把纸屑弄了下来,生怕弄坏他那梳的油光可鉴的头饰。这时候,也有几名学生也上厕所,走过校长的身后,蒙着嘴在偷偷的笑。
放假这几天,张正东和叶诗诗每天都要聊QQ,有时还聊得很晚,二人成了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偶尔也一起吃饭什么的。就在高考的前一天晚上,叶诗诗又找张正东聊天:“在?”
“好像在的,美女!”
“还好像在,我看你好像死没有啊?”
“我检查过了,我还活着。”
“活着就好。”
“美女,找我什么事啊?”
“没有事就不能找你吗?”
“可以,作为这么好的朋友,当然可以了啊。”
“对了,你在那间考场啊?”
“我好像在第35考场,美女,你呢?”
“又好像,以后不准和我说好像了啊,我在12考场。”
“哦。”
“对了,明天就要考试了,你紧张不啊?”
“第一次高考,肯定紧张啊,不过想想高考也和平时考试没有什么两样,就不紧张了。你呢?”
“我觉得还是蛮紧张的。”
“你不是考过一次了吗?还有什么好紧张的啊?”
“人家是女生了嘛,紧张很正常啊。”
“哦,那到也是啊,特别是像你这样的美女。不要紧张了啊,就当你吃一回饭或上一会儿厕所,没事的。”
“哈哈,你这比喻也太土了吧。”
“恩,有点。早点睡吧,明天早点起床,万一迟到了就完了。”
“恩,好的,晚安。”
“晚安!”
第二天,6月7号,雨天,县一中的门口挤满了人,全是送考的家长,大家都打着伞,对于大部分县城的考生,妈妈很早就起床了,然后做了一份丰盛的早餐,到了八点,然后才叫醒正在熟睡的孩子,生怕他们睡不好,吃不好,影响发挥。吃了早餐后,有车的家庭就爸爸亲自接送,没车的家庭就亲自步行接送,生怕孩子在半路又什么闪失,迟到了怎么办,叶诗诗的父母就在这一天专车接送的叶诗诗高考的,当然去年也是。
张正东是农村来的孩子,自然没有专车接送的待遇,张正东父母也问过他说需不需要送考,但是张正东拒绝了,因为他觉得家里太穷,父亲母亲都要上班扶持这个家庭,从广州来回花费太大了,再说自己又是大人了,已经十九岁了,自己只要平时学习还算好,考试又不作弊,有真才实学,怕什么啊。
杨通发虽然也是农村来的,也和张正东的情况差不多,在县城也有很多亲戚,但是他父母也担心他高考,再加上上次考的不理想,这次可不能再有什么闪失,于是半年前家里就安排杨通发他母亲来为他做饭,杨通发也答应了,于是在在我们租房子的旁边又租了一间,供他母亲住,杨通发的母亲很普通,叫杜红霞,看上去就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勤劳的妇女,但是为人宽厚,待人不错。他每天看见张正东都在外面吃快餐,而自己的儿子又和张正东玩的很好,就主动提出,叫张正东搭他们的伙食,每个月收一点菜钱就是,比在外面吃划算,而且生活还比较好,有肉有汤,比时常在外面吃快餐滋润多了。
对此,张正东也是十分感激,7号这一天,杨通发的母亲早早就起来给二人做好了丰盛的早餐,临走时还叮嘱说:“细心一点,先把做的起得先做好啊,我把碗洗了送你们去。”
杨通发:“不用了,做的起的题,你送不送考,我们都做的起,做不起的题,你就算背着去也做不起。”
张正东:“是啊,伯母,就不用了,你送我们去,我们反而有压力。”
见到张正东和杨通发都这样说,她就没有再反对什么。
杜红霞:“那好,那路上小心点啊,外面在下雨。”
杨通发:“知道了,妈。”
杨通发和张正东就这样奔赴了考场。
作者所感:由于小说改编于真实故事,没有过大夸大的情节。作为作者的我,想对高考发表一点意见,文中的主人公面对的场景和自己的高考过程都很平常,你随便看看新闻就知道了,有家长为了孩子高考晚上夜里不被吵闹,毒死青蛙的,有的家长为了孩子高考,有的家长,为了孩子高考“旗开得胜”,特意穿20年没有穿过的旗袍,有家长为了孩子高考迟到两分钟,给考官下跪的,更多的家长是为孩子的高考做了全程的保驾护航。有的考生是几十岁了,才擦那几高考,今年新闻报道说,南京以为87岁的老人也还坚持他的梦想,参加高考,有的考生因为高考失利而的了抑郁症,甚至有考生因为高考失利而自杀的。这写新闻都是我们可以频频看见的。
但是,当我们看到这些有高考有关的事件的时候,难道我们就没有一点触目惊心的感觉吗?一场高考,难道他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吗?一张试卷难道真的可以评判一个人的人生吗?一场考试,难道就可以让一个人有勇气了结自己的生命吗?显然答案这些问题大答案是否定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极端的情况,有这么多关于高考的悲剧发生,问题发生在哪里。
我一直在思考问题发生在哪里,我觉得是体制的问题,高考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体制有问题,我们的国家构建的社会体制有问题,中国的社会对一个人的认可首先从学历开始,你是名校毕业的,别人对你马上刮目相看,你是专科或根本没有学历,别人对你不屑一顾,难道我们就非要读过名校才能成才吗?对我们大多数的人来说,社会给的答案是肯定的。
一个人的才华很重要,但是人生平台也很重要,而在中国的目前的社会里,高校就是人生的平台,中国的人很多,总有跟多人上不了大学,而国家又把学校分等级,想奴隶制一样给学校分为一本、二本、211、985等,这样就使得考上大学的人的平台国家就已经给你有个高低贵贱之分,这样使得高考的竞争更加激励。
6月8号,这一天,张正东考完了理综,走出考场的那一刻,他很轻松,看见路上的其他同学在交流着,对答案。杨通发也耐不住性子说:“小正,你考的怎么样?”
“考了就不要对答案了。影响心情。对了也不能改变什么了。”
“恩,是啊,那我不说了。”
“走,我们今晚好好高兴哈,这总算解放了。”
“去哪里啊?”
“去KTV唱歌!”
“好啊,你叫上几个人啊。”
“恩,好的,你也叫上几个,我们要疯狂一下。”
“是啊,把这三年的压抑都发泄出来。”
6月8号的那天晚上,张正东杨通发叫上了她平时玩的好的几个朋友和严晓梅。张正东也叫了她玩的比较好的几个朋友,他还特别叫上了叶诗诗,他开始打电话给她的时候,叶诗诗有些不高兴,可能是因为高考感觉自己这次又考的差的原因。但是在张正东的开导之下,还是来了。
他们玩的很嗨,唱了很多歌,喝了很多酒。就这样疯狂了一晚上。
距离考试完,半个月不到,可能十天左右吧,高考成绩出来了,大家都来到县城的网吧查成绩,网吧的人爆满!张正东和杨通发也来到了“风云网吧”查成绩了。张正东考了498,没有民族加分,也算是正常发挥,杨通发考了492,也还不错,发挥的毕平时要好些。二人都取得了还算比较理想成绩,两人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