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学堂有两个教书先生,是一对父子。老先生是本村的落第书生米传令,说起米传令或许没有几人知道,但是说到落第书生,十里八乡的没有不佩服的。这米传令苦学十载只为一朝中举,不料小人当道,他考中举人头名,却不肯趋炎附势。米传令没有答应考官让出第一名,换取第二名和县府大人关爱的条件,愤而弃功名于不顾,回家只做教书先生。而且他不讲四书五经,只讲三字经,千字文,颂诗词;讲水浒,讲故事。
或者,周边村落没有完全吞并这个村落,还有着米传令的缘故。他教习完全是随性所致,学问有脾气也有。管教也是随意,凡是想要求知解惑的,都可以来找他,不管是本村的还是周边敌对村落的,一时间倒也颇有贤名。现在村落的教书先生就是他的儿子万里,万里的学问不在其父之下,甚至更好。但是受到父亲的牵连,也是没有能够考取功名。米传令的本意是让儿子能够出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给儿子起名可见一斑。万里却不同意,有道是‘父母在,不远游’。万里虽然也向往外界的生活,但是父母健在,最远也不过在周边几个村落的范围活动。
呼东只有3岁,不懂得什么叫志向,也没有什么武侠梦想,虽然他跟哥哥呼西一样听了很多的武侠故事。在他不大但还算是聪明的脑袋里,只有一个想法:除了吃就是玩。反正有父亲呢,反正有哥哥呢,对不?他本来是哥哥呼西的跟屁虫,可是自从哥哥呼西练枪开始,他就无聊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整天在村落里晃荡,却总感觉小伙伴那么少呢?!终于有一天呼东自己找到了答案,他发现了村落东首的学堂。为什么是发现呢,因为自命非凡的米传令将学堂布置在了一片竹林中。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当然这也仅仅是能够难住初来乍到的小呼东,村落里长大的孩童,谁人不知道学堂的位置,而你又有几人可以拒绝‘米夫子’诵读诗书的诱惑。
呼东是那么突兀的闯进来的。不错,呼东后来回忆初见学堂,初见米夫子的情形,依然如此说。他追逐隔壁米万里(也就是米老夫子,米传令)家的小花狗,满村乱窜。小花狗无语无奈之下追寻米老足迹,奔赴学堂,呼东就这样气喘吁吁的跟过来。对于这片竹林,呼东说不好奇是假的,但是他自认这里也没有什么好玩的,反而说不定忽然窜出什么蛇蝎猛兽,就不好了。在他的记忆里,除非必要向来是逢林莫入的,这是跟随父兄途中的血的教训。不过,今天这情形又不一样,在他还没有反应之时,就跟随小花狗一路冲了进去。
小花狗的叫声并未打断米老读书的兴致,他只是略带诧异的瞧了一眼形迹匆匆的小花狗,便继续下去。呼东追逐而来,没见到小花狗之前,便已被这庭院所吸引。带着疑惑,呼东慢慢的来到学堂门前。一走近之后,米老夫子略带肃穆的声音便清晰的传来,“。。。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千字文》可见于正文相关)”呼东自觉无趣,但见米老夫子摇头晃脑,其下各孩童虽不同诵,但也陶醉其中晃脑不断的样子,不觉呵呵乐出声来。米老夫子平生最恨的就是别人在他读书时被人打扰,本来见到自己养的花狗乱叫,被自己一眼瞪的乖乖趴下。刚刚没安生一会儿,现在却又听到有人‘呵呵’,这还了得。于是,他把森严的目光扫向下方群童,却发现大家都是一副迷惑的样子,老夫子一时间也迷惑了:难道我听错了。这时被逗乐的呼东又笑了起来,他两个本来不大的眼睛顿时更小了,这时米老夫子方才发现罪魁祸首是他。米老夫子瞪大眼睛,呼东却反而笑的更厉害,这样一来却把米老夫子弄火了。
要说这村落也不大,年龄相仿的更是寥寥,米老夫子在脑子过了一遍愣是没有对上号。米传令指着呼东,‘你,你。。’半天没有下文,这一下学堂里听夫子背书的孩童,也都忍不住笑起来。米老夫子心下暗恼之余,也终于确定这不是自己的学徒。既然他不受自己管束,没有听过自己教诲,米传令他便不再懊恼。反倒是勾起了他的兴致,“你是谁家的娃啊?”呼东眨巴下眼睛,不说话。米老夫子毕竟爱面子,你不理会他,他也便不再问了。只听他说,“你就在这,且不要嘈闹,勿扰他人学业!”呼东是懂非懂,但见到米传令说的严肃,也就点点头。呼东靠着小花狗蹲坐在地上,小花狗往旁边挪动下身子,似乎想要躲开他,不过见到老主人就在身边,也就安稳下来。于是乎,米老夫子继续他的背书,而呼东却和小花狗蹲在门前。一时间,除了风过竹林叶子响,四周唯留米老夫子的背书声。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不过,细心的话就会发现,这一次米老夫子似乎更加投入,但是却不再晃荡脑袋。而周围的孩童依然沉醉其中,至于呼东,他似乎也。。。嗯,睡着了。
不错,呼东毕竟小孩心性。眼见没了热闹,奔跑一番之后的他,最终在米老夫子背书的催眠作用下睡着了,想想也是有趣的紧。呼东后来回忆幼时情景,每每忆到此节,心中满满的全是幸福。米老夫子虽已不再,但是他的音容在最初的见面下,就已经深深印在呼东和每一个听过米老夫子背书的人心中。而米老夫子的宽容和大气,也影响了每一个他所教育的人,这就是文化教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