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刚刚宣读完,阶下就有一大臣,指着董卓愤怒的高声叫骂道:“贼臣董卓,敢为欺天之谋,吾当以颈血溅之!”说罢挥舞手中象简,直击董卓。
董卓大怒,喝令左右武士拿下。原来此人乃尚书丁管,待丁管被拿下,董卓立刻下令命拉出去斩首。而丁管骂不绝口,至死神色不变。
随后董卓请陈留王登殿。群臣朝贺毕,董卓命扶弘农王及先帝的妃子唐氏永安宫闲住,封锁宫门,禁群臣无令不得擅入。可怜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废。而董卓所立陈留王刘协,表字伯和,乃是灵帝中子,也就是历史上的献帝;这年他才九岁。献帝登基,改元初平。董卓自封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再说这唐妃也是年轻貌美,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董卓自废少帝而立献帝之后,出入皇宫如自家后院,时常夜宿后宫,强占妃嫔宫**乱不堪。这日董卓终于按耐不住,欲强占唐妃。却不料唐妃刚烈异常,抵死不从。反而咬伤了董卓,被盛怒之下的董卓下令绞死。董卓本欲连已经封为弘农王的刘辩,一块绞死。却不料弘农王被一个太监趁乱救走,藏于一地宫之中。董卓立刻下令封锁皇宫,全力搜查;一时之间皇宫之内鸡飞狗跳,直至一个月之后弘农王刘辩被找到。由于此事被闹得洛阳城内尽人皆知,董卓一时也不好再动杀念,于是逼迫献帝下旨令弘农王到封地就食。自此弘农王被囚禁于弘农郡的王府之中,此是后话暂不细说。
随着时间推移,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淫乱宫廷一事被传的天下皆知。而袁绍在渤海,闻知董卓弄权,乃差人赍密信来见王允。信中说道:“卓贼欺天废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听闻,岂报国效忠之臣哉?绍今集兵练卒,欲扫清王室,未敢轻动。公若有心,当乘间图之。如有驱使,即当奉命。”
王允得书,寻思无计。这日,于侍班阁子内见旧臣俱在,王允灵机一动说道:“今日老夫贱降,晚间敢屈众位到舍小酌。”
众官一听今天是王允寿辰,皆答道:“必来祝寿。”
当晚王允设宴后堂,公卿皆至。酒行数巡,王允忽然掩面大哭。众官惊问:“司徒贵诞,何故发悲?”
王允答道:“今日并非贱降,因欲与众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耳。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高皇诛秦灭楚,奄有天下;谁想传至今日,乃丧于董卓之手:此吾所以哭也。”
于是众官皆哭。然而坐中一人却抚掌大笑道:“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
王允视之,乃骁骑校尉曹操也。王允随即怒道:“汝祖宗亦食禄汉朝,今不思报国而反笑耶?”
曹操答道:“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王允闻言离席来到曹操身边问道:“孟德有何高见?”
曹操说道:“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
王允闻言大喜道:“孟德果有是心,天下幸甚!”
随即王允亲自酌酒奉操。曹操沥酒设誓,王允当即取宝刀与之。曹操将刀收好,饮玩杯中之酒,即起身辞别众官而去。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到董卓的相府,向门子问道:“丞相何在?”
门子答道:“在小阁中。”
曹操径直入内,见董卓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随即向董卓行礼问安。董卓问道:“孟德今日为何来迟?”
曹操答道“马匹羸弱,故行迟耳。”
董卓近来对曹操颇为欣赏,闻言即可对吕布吩咐道:“吾有西凉进来好马,奉先可亲去拣一骑赐与孟德。”
吕布领令而出。曹操心中暗忖:“此贼该死!吕布一去正是时候。”
曹操欲拔刀刺之,又惧董卓力大,未敢轻动。董卓因为太胖不耐久坐,遂倒身而卧,转面向内。曹操又寻思:“此贼当休矣!”急掣宝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道:“孟德何为?”
此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曹操惶遽,心中一动持刀跪下道:“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
董卓接而视之,见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果然是一口宝刀;当即递与吕布收好,曹操立刻将刀鞘一并交付吕布。董卓随即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对董卓叩谢道:“愿借试一骑。”
董卓当即将宝驹交于曹操,而曹操则接机牵马出相府,加鞭望东南而去。
过了一会,吕布越想越不对劲,于是对董卓说道:“适来曹操似有行刺之状,及被喝破,故推献刀。”
董卓答道:“吾亦有所怀疑,只是没有说破罢了。”
正说话间,刚好李儒也来了,董卓将刚才之事告之。李儒想了想说道:“操无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彼无疑而便来,则是献刀;如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而问也。”
董卓依照其说,当即差狱卒四人前去传唤曹操。去了良久,才见一人回报道:“操不曾回寓,乘马飞出东门。门吏问之,操曰‘丞相差我有紧急公事’,纵马而去矣。”
李儒接口说道:“操贼心虚逃窜,行刺无疑矣。”
董卓当即大怒道:“我如此重用,反欲害我!”
李儒道:“此必有同谋者,待拿住曹操便可知矣。”
董卓遂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文书上言明: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同罪。
洛阳所发生的事,在第一时间传到了曾维汉这里。得知消息后,曾维汉立刻说服何太后,下旨昭告天下,号召群雄进京勤王。而他也借何太后懿旨,自封为并州牧,改封荀彧为上谷太守。曾维汉自封为并州牧后,任然在广宁县办公,但却通过系统管家陌颜全力在并州各地修建城镇中心、城堡等相应设施。
另一边曹操逃出洛阳后,一路日夜兼程回到老家陈留,寻见父亲,备说朝中之事;欲散家资,招募义兵。曹父言道:“资少恐不成事。此间有孝廉卫弘,疏财仗义,其家巨富;若得相助,事可图矣。”
于是曹操置酒张筵,拜请卫弘到家,席间曹操说道:“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义之士,敢求相助!”
卫弘随即道:“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志,愿将家资相助。”曹操自是大喜不已。
刚巧这日曾维汉借太后之名发出的勤王诏书传至陈留,于是曹操也已除奸之名发矫诏于次日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短短不过数日,应募之士,如雨骈集。期间有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文谦;又有山阳巨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操皆留为帐前吏。另外还有夏侯惇,字元让,闻知曹操起兵,与其族弟夏侯渊两个,各引壮士千人来会。此二人本操之弟兄:操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过房与曹家,因此是同族。不数日,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各引兵千余来助。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二人弓马熟娴,武艺精通。操大喜,于村中调练军马。卫弘尽出家财,置办衣甲旗幡。四方送粮食者,不计其数。
而袁绍得闻曾维汉发布的太后懿旨和曹操矫诏后,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
而此时二人同时收到了,曾维汉以自己的名义发布的檄文(其实曾维汉只是提前将历史上曹操所写的檄文抄袭一下而已)。檄文上有言:“鹤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太后懿旨,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曾维汉檄文发出去后,自提精锐兵马十万,经并州赶赴洛阳。各镇诸侯皆起兵相应: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第十八镇则为骁骑校尉曹操。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五至八万者,也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与曾维汉会师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