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喊冤是汉朝汉高祖定下的一个规矩。
但凡有冤情者,皆可击鼓命运。
秦婉决定去开封府击鼓,如今开封府的知府是寇准,她虽才来这里不久,但也听说过寇准的一些事迹,比如当年大败辽人,如何忠心刚烈等等。
这样的一个人,自己若是前去伸冤,他肯定是会受理的。
而就在秦婉回屋换衣服的时候,已经冷冷清清的美食斋突然走进来一个客人,这个客人看起来大哥十岁左右的年纪,比其他孩子可能更显成熟一些,气质也更好一点。
这个小客人圆脸,略微显得有点胖,他来到美食斋后四下张望,见并无一个客人,脸上顿时露出一些奇怪神色,但很快他便被柜台旁边放的美食给吸引住了。
于是在旁边找了一张桌子坐下,高声喊道:“把你们这里的美食都给我上来。”
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这么喊,给人的感觉很滑稽,客栈里的小昭以及扁素问、钟吴等人都很着急,根本就没有人管他,倒是小六,见这客人与自己一般年纪,便给他端去了几张酥饼和一屉灌汤包。
酥饼金黄,灌汤包虽没有腾腾热气,但还是热的,并不影响口感。
那少年客人见美食来了,倒也不客气,拿起来就吃,刚吃一口灌汤包,里面的汤汁突然喷洒而出,但灌汤包的味道实在太好,他也顾不得这些,竟然一两口就给吃完了。
而这时的小六见他如此,先是犹豫了一下,然后开口道:“灌汤包可不是这样吃的,要先咬一小口,把里面的汤汁吸完之后再吃才行。”
小六头大,给人的感觉十分滑稽,少年看了他一眼,倒是没继续吃饭,而是突然忍不住笑了起来,小六见他发现,翻了个白眼,道:“你笑什么?”
少年道:“你的头真大。”
小六撇了撇嘴:“头大说明我聪明。”
少年呵呵一笑,然后挥手让小六在自己对面坐下,小六犹豫了一些,但还是坐了下去,他刚坐下,少年这才又拿起美食来吃,不过这个时候他吃的就文雅了许多。
“昨天听说京城新开了一家美食斋,里面的美食好吃的很,今天品尝过后,当真是名不虚传啊。”
少年一边吃一边说,小六道:“那是当然,我师祖姐姐的手艺是天底下最好的。”
少年听了这话,道:“师祖姐姐,这个称呼倒是第一次听。”
“我师祖只比我打几岁,所以我喊他师祖大哥,那我师祖大哥的夫人,自然就是师祖姐姐了。”
少年哦了一声,道:“打那个丁克的就是你师祖大哥吧?”
小六道:“那是当然,他敢欺负到我们头上,不教训一下他怎么能行。”
少年撇了撇嘴:“可我来的时候怎么见他被人给抓走了。”
被人揭穿,小六脸色微红,小孩子脾气顿时就上来了,哼了一声,道:“不跟你聊了。”
小六说完就走,那少年却道:“不聊就不聊吧,本来我还想救救你师祖的,不过看你这样,那还是算了。”
这少年口气倒是挺大,小六却犹豫了,他并不相信这个少年有能力救他师祖大哥,但这又是一个希望,他并不想放弃。
最后就又折了回来,问道:“你真有办法救我师祖大哥?”
“当然,你把事情跟我说一遍,我清楚之后就有办法救了。”
小六一听,便死马当活马医的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少年说了一遍,少年像听故事一般的听完,然后点点头,很是满意的伸了个懒腰:“两屉灌汤包,带走。”
说着,少年扔下了一贯钱,不过他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刚才说的话,他似乎并没有救陈景的意思。
小六说的口干舌燥,见他如此,顿时气不打一出来:“不卖。”
少年似乎早料到小六会这说,或者他本来就只是为了惹小六生气,见小六生气后,突然忍不住笑了起来:“不卖,那我也就不救了。”
小六很无奈,怎么遇到了这么一个无赖,关键这个无赖年纪还这么小。
摇头叹了一口气后,小六只得按照这个少年的吩咐给他准备了两屉灌汤包,少年拿了灌汤包就走,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说。
而少年刚走,换好衣服的秦婉这才从里面走出来,秦婉出来之后,吩咐了一两句,然后便径自向开封府赶去,扁素问有点担心秦婉一个人应付不来,便也连忙跟着去了。
来到开封府,秦婉击鼓鸣冤,不多时寇准升堂。
寇准的年纪已经不小,大概快六十岁了吧,不过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他却仍旧显得很有气势,一股威严不是其他人能有的。
寇准看了一眼跪在堂上的秦婉,问道:“堂下所跪何人,有和冤情?”
秦婉拜礼过后,将丁克害他们的事情说了一遍,秦婉说完,寇准眉头微凝,道:“可恶,这丁谓好不知羞,竟然纵容自己儿子做这等事情,你且回去,待本府查明之后,便替你夫君住持公道。”
这话听来暖暖的,但秦婉却等不得。
“大人,民女夫君如今已被他们关押大牢,若是被用刑,只怕讨不得好,我那夫君身子骨可弱,还请大人将我夫君暂押开封府大牢,等您查明之后再做定夺如何?”
“这……”寇准摸了一把自己的胡须,秦婉说的倒是不无道理,可刑部和开封府向来井水不犯河水,刑部抓的人,若没有皇上命令,开封府也是要不得人的。
寇准就算想帮陈景,也不好帮。
大堂趁机片刻,片刻之后,寇准道:“此事有点难为本府,不过你且放心,我会做好安排,定让那刑部的人不敢用刑便是。”
见寇准说出这话,秦婉也就没有什么可说、再说的了,谢过之后,这便退了出去,而就在秦婉离开开封府后,寇准双眉微凝,接着哼了一声:“好你个丁克,竟然仗势欺人。”
说着,对左右吩咐道:“你们去一趟刑部,见机行事。”